葛小松:“王者荣耀”有错吗?错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来源: 关键词:葛小松 王者荣耀 发布时间:07-10-2017
最近,一款叫做《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成为了社会焦点,但和去年风靡全球的Pokemon Go不同,《王者荣耀》成为社会焦点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负面评价。先是《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荆轲是女的?小学生玩《王者荣耀》还能学好历史吗?》,直指《王者荣耀》的内容歪曲历史,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造成了影响;近日,又有教师发文,把王者荣耀比喻成了新时代的“黑网吧”。一时间,《王者荣耀》成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葛小松:“王者荣耀”有错吗?错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王者荣耀》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学生。在父母眼里,孩子沉迷游戏就是不务正业,尤其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孩子称为祖国的花朵,是中国未来的希望,现在希望们都打游戏去了,中国的未来又靠谁建设?记得在十年前,中央电视台一部《战网魔》,把电子游戏比喻成了海洛因,从这时候开始,电子游戏就背上了“电子毒品”的恶名。即使到了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家长提到游戏还是谈虎色变。

7月3日,《王者荣耀》的制作人李旻发表公开信,针对近期由《王者荣耀》引发的社会争议进行了解释,他在文章中提到,“《王者荣耀》火了。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幸福和骄傲,就好像自己不起眼的孩子,那个谁都不看好的孩子,最后考上了北大清华一样。”

我相信李旻的这段话是发自肺腑,也是真情流露。同时我也相信,看到这段话的父母已经在找菜刀了。

你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但是我的孩子却因为《王者荣耀》可能再也无缘清华北大了。

其实作为游戏制作者来说,李旻是没有错的,因为他只是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出了一款给无数人带来快乐的游戏。而这也是游戏自诞生以来,一直在努力实现的终极目的。

葛小松:“王者荣耀”有错吗?错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当一个产品进化到产业之后,它背后的能量将变得十分巨大。在游戏刚刚诞生的时候,它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娱乐手段,而如今,全球游戏产业收入已经达到了1100亿美元的级别,在这背后,有无数的专业人士在绞尽脑汁研究怎么让游戏更好玩。我们常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放在游戏里也一样,玩游戏的人总会被游戏制作者设计的各种元素吸引。已故的任天堂前社长山内溥就专门总结过成功游戏的四个要素:收集、培养、交换和追加,风靡世界的《精灵宝可梦》可以说就是这四要素的终极体现。而巨人网络前总裁史玉柱也在《史玉柱的自述:我的营销心得》一书中,对游戏四要素进行了定义,即:荣耀、目标、互动、惊喜。看起来,还是中国人最了解中国玩家,这四个要素几乎能在所有的国产手机游戏中找到,他们吸引无数人沉迷其中,大把大把地消费着自己的时间与金钱。

在史玉柱定义的四要素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荣耀”。很多人喜欢玩游戏,其实喜欢的就是获得荣耀的感觉。如今电子竞技发达,获胜的队伍可以获得荣耀。而一般消费者也可以在游戏中找到荣耀感:当你在游戏中穿着华丽的装备大杀四方,沐浴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荣耀感油然而生。现在的竞技类游戏都有排名系统,排名越高,说明玩的越好,在圈子里就受人尊敬,就有话语权,甚至能撩到妹子,所以玩游戏的人,都会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虚拟世界的成功者。现在想想,《王者荣耀》这个名字看似很俗,却直接道出了游戏最大的卖点。

不过,我也想到了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住它,否则就一事无成。

真的是有点讽刺啊。

也许我们成年人能看懂居里夫人的话,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还没到考虑是否会“一事无成”的年龄,在他们眼中,也许只有游戏带来的快乐和荣耀感。

葛小松:“王者荣耀”有错吗?错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在我们的教育环境里,孩子是处于最底层的,在家里,他们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他们要听老师的话。家长和老师扮演了一个绝对权威的角色,孩子做错事了,可以任意惩罚,甚至没做错,赶上父母心情不好也能挑出错来。别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他们心里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压抑,而这个压抑是无法通过努力来改变的,因为他们不可能脱离父母和老师,就算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做一个听话的孩子,成绩也名列前茅,实际上只是忠实地执行了大人们给出的既定方针,自己依然活在狭小的管子里。

而在游戏中不同,孩子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地位,也许他们玩的没有成年人好,甚至被大人们当做游戏水平差的代名词,但他们仍然满怀希望地去努力提高,去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想一想,孩子们之所以沉迷游戏,是不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推波助澜?他们只是想要被别人认可,只是想要获得快乐,这些你是否给了孩子?孩子的对游戏的痴迷,又是否可以进行合理引导?

我小时候也喜欢玩游戏,玩过《三国志》、《吞食天地》,游戏里的三国从人物形象到故事,都与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大相径庭,有误导吗?有。但是我在玩过游戏之后,专门阅读了《三国演义》原著。我相信很多爱玩游戏的人都有这种经历,通过游戏里的背景,自己查阅并了解了相关的历史知识。这就是游戏有益的一部分,它通过兴趣,让孩子主动地学习知识。我们作为家长老师,难道不该利用一下吗?

葛小松:“王者荣耀”有错吗?错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习惯于把对事物的评价绝对化,就是所谓的非黑即白,游戏不是好游戏,那就一定是坏游戏。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太过武断,甚至把很多希望扼杀在了摇篮里。我是做投资的,一般来说投资就两种结果:赚钱和不赚钱。那么是不是不赚钱的企业就绝对不投呢?不是。因为投资本身是具有社会效应的,如果我的投资会为当地提供就业,或者对产业甚至是国家未来有所帮助,即使不赚钱我也会投。这也是很多企业家都热衷公益的原因。

在《王者荣耀》事发后,网上有一条新闻报道,说一个母亲为了不让上五年级的孩子玩游戏,摔坏了两部手机,但孩子依然沉迷游戏。我想,这位母亲摔手机的行为恐怕对于解决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强化了自己持有绝对权力的形象,越是这样,孩子越会在现实以外的地方寻找平衡。

作为家长,我们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言传身教。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父母下班一回家就抱着手机玩游戏追剧,而让孩子去一边做作业。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经常让孩子多读书,自己却整天拿手机看段子跟着傻乐?我们是不是经常让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自己都做不好,拿什么要求孩子?

我平常工作很忙,应酬也多,但是再忙,我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而且决不能有半点敷衍,玩就认真玩,忘掉工作专心陪伴他。如果我的孩子将来长大了,也喜欢上了玩游戏,那么我会跟他一起玩,了解他为什么爱玩这个游戏,以及这个游戏里有没有一些东西能够激发他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现在中国游戏还没有分级制度,游戏里有孩子,也有成年人,宛如一个现实社会。而此时正是孩子形成世界观的时候,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分辨是非,监督他们的游戏活动。

葛小松:“王者荣耀”有错吗?错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就在前几天,腾讯宣布针对《王者荣耀》启动了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小朋友们每天在游戏中将最多只能玩2个小时。尽管在措施实施后,网上就出现了各种破解的办法,甚至被拿来盈利,但腾讯的这种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我认为这还不够,就像前面所说的,中国没有分级制度,但是腾讯可以在游戏内做一个专区,让所有未成年人只能在这个区进行游戏。这样既让他们交到了同龄的朋友,又隔离了成年人。

腾讯的成功毋庸置疑,但腾讯还没有从一个成功的企业转变到受人尊敬的企业。从法律角度来看,《王者荣耀》没有触犯其中的任何一条,但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国际互联网巨头,应该从一开始就想到自己旗下产品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提前做出应对。而不是在已经大赚特赚后,才十分被动地进行补救。

最后,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尽自己所能,为下一代创造良好、快乐的成长环境,这不仅是家长、学校、政府、企业需要做的,也是屏幕前每一位吃瓜群众都应尽的义务。毕竟,你也会有孩子,他们也会生活在你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