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松:用心管理时间,别把“时商”变硬伤
来源: 关键词:葛小松 时间管理 发布时间:08-04-2017


就像人有情商和智商一样,对于时间的管理,也可以称为“时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诞生于1982年,可以说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刻的一句口号。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深刻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并将其与物质直接挂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于是在我们的一生中,无论什么时候,都在不遗余力地与时间作斗争,力求让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可很多时候,被我们所珍惜的时间却在反噬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人类简史》中,尤利尔·赫拉利把农业革命称作是史上最大的骗局。因为一般认为,进入到农业社会后,人类才开始建立城邦,从而过上了安全、幸福的生活。可事实上,进入到农业文明后,种地让人类所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本来经过几万年的进化人类已经学会了直立行走,但为了耕种却又要弯下腰,给自己带来疾病。同样,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使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有效率,却也让我们更加忙碌,甚至连一分钟都闲不下来。一分钟,我们可以操作股票的买进卖出,也可以编辑一条微信联络感情,或是看一篇新闻了解时事。一分钟能做的事太多了,所以我们一边不断地给自己找事干,一边琢磨下一分钟该干什么。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是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在这篇课文中,华罗庚以泡茶为例,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利用时间、节省时间。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这篇《统筹方法》讲的也是数学问题,但是,它却被放在了语文课本里。这是不是有点奇怪?不奇怪,因为时间的问题确实不能用数字来衡量,如果纠结于几分几秒,那么人类就会成为时间的奴隶。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时间是最珍贵的财富,因此我们丝毫不敢挥霍,反而注意不到时间之外的那些风景。
 

许久不见的朋友打电话,往往第一句话就是:最近忙什么呢?这个忙,不光是指工作,而是泛指一切事物。忙着上班,忙着教育孩子,忙着娱乐,忙着生活。我不反对《统筹方法》中介绍的节省时间的方法,但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甚至连休闲都变得像工作一样,这样能叫做合理安排时间吗?在这种状态下的生活,算得上潇洒和成功吗?
 

错误的时间管理,已经成为生活的“硬伤”


现在很多人都会面临一个时间上的抉择,就是如何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给工作和生活。尤其家里有小孩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会更加明显。现在的父母受教育程度都很高,知道如何科学地教育子女,再加上现在微信群里有关亲子教育的文章铺天盖地,让所有家长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比起给孩子好的生活,不如多花些时间陪陪他们。


多花时间陪陪他们,这句话没错,但并不意味着你花了时间就一定会有效果。有的父母会抱怨,我整天和孩子待在一起啊,为了孩子连工作都辞了,可是为什么孩子不喜欢我,和游戏比起来,我们的付出简直不值一提。
 

我也想问问,你和孩子待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花精力去了解他,陪他谈心?还是说只是做饭洗衣,盯着孩子做功课,让他看动画片而你坐在旁边玩手机?要知道,不是花了时间就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关键还是要看你在这个时间里干了什么。你也许一天到晚都在孩子身边,但是你所说的话,也仅限于日常交流,和“真棒”、“真乖”这样敷衍的夸奖,真正能把你的心和孩子的心连在一起的话你没说,因为你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你认为只要花时间和孩子说话,就是增进感情了。
 


对时间的无效使用,不仅仅体现在子女教育方面,在工作中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比如销售人员都有规定,一天拜访多少个客户,于是拜访客户的数字就成了衡量工作完成情况的标准。但就像《统筹方法》放在语文课本里一样,销售人员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拜访客户的数量,你一天拜访1万个客户,你能进吉尼斯,但这不是公司想要的,公司想要的是客户购买公司的产品。
 

如果一名销售人员每天汗流浃背地跑客户,看着是很辛苦,但是最终却成不了几单,那他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实际上就没什么意义。倒不如利用在外面瞎跑的时间,多了解一下自己所推销的产品,分析分析客户为什么对自己的推荐没有兴趣,让推销有更高的成功率。
 

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时间?
 

虽然我本人不做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但接触的创业者不少。我发现很多创业者花费大把精力把PPT做得无比华丽,对于投资人的问题也都对答如流,但是项目本身却缺少内涵,看不到他对项目的感情与付出。
 

我本人是很不赞同毕业就创业的,因为你的成就取决于你的知识,而你的知识来自于日积月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给了人们一种错觉,什么事都能快,都有窍门。别的我不否认,但唯独在知识的获取上,必须花时间一点一滴积累。
 


我们现在打开手机,各种文章铺天盖地,有的文章会在一开头就告诉你,文章有多少字,阅读需要多少时间。据我了解,很少有需要超过10分钟阅读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的内容可是够丰富,从军事到经济,从政治到民生,用寥寥几千字,就说清楚了古今中外的天下大事。这可能吗?也许你在文章里看到的某些观点可以作为日后的谈资,甚至成为你打动异性的杀手锏。但这些内容对于加强知识的深度没有什么帮助,也不会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品味。
 

中国人管理时间的能力很低,这个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被种下了。因为父母、老师都对孩子的时间有非常严格的控制,甚至达到了军队级别。在学校里,几点上课,几点做操,几点放学已经成了定式。回到家里,孩子几点写作业,能玩几个小时的游戏,几点上床睡觉,也全部被安排好了。在这样的管控下,孩子自由使用时间的欲望被抑制,也没学会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任何感情如果被压抑久了,当它被释放的时候就会产生失控。为什么从高中到大学被认为是一个人受教育时期的重要分水岭,因为到了大学,时间就完全可以自由掌握了。所以现在的大学生经常把时间花在游戏上,一玩就是一天。他们并非是不想管理时间,而是根本不会,因为从小到大,他们的时间都已被别人安排好了。因此,当他们得到时间时,并不会觉得时间很珍贵,相反,报复性的心理让他们肆意地消费和挥霍时间。
 

不是阿甘,但也停不下来
 

被压抑的时间欲望不仅体现在孩子身上,同样也体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在工厂上班,还是在田间种地,看重的不是你的效率,而是时间。那时候上班只要混够时间就有工资发,所以大家都是不紧不慢的。
 

结果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世界的大门向中国敞开,人们的心也飞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所以大家都想着往前冲,还在慢慢磨洋工的就被甩在了时代的后面。
 

当时中国的快速发展确实解决了积贫积弱的问题,但在我们把精力全部放在经济上的时候,环境和文化就被抛在了身后。时至今日,环境污染成了我们最头疼的问题;而在文化、道德的传承上,我们甚至不如新加坡。
 


当我们终于追上了时代,想要停下来歇歇的时候,却发现科技还在推着我们往前走。被盛传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无一不是和时间有关。这些发明帮我们节省了时间,却也让我们远离了内容丰富、慢节奏的生活。
 

现在,我们花时间去工作赚钱,再花时间(健身、旅游、养生)缓解因工作给身心带来的负面效果,最后把攒下来的钱留着老了之后看病。这就是我们很多人的现状,忙忙碌碌地生活,而不是享受生活。
 

成为时间的主人


要想成为时间的主人,我认为要分两步走。第一就是要有时间,这不是废话,而是最重要的一点。想想,你的时间都被工作和其它必须要做的事情塞得慢慢的,你又如何去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这里还要明确一下时间的概念,像是工作、吃饭、睡觉、接送孩子这些都是必要的时间,也无法改变,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拥有时间”是指完全可支配的时间。虽说“时间就是金钱”,但金钱可以攒出来,时间却不行,所以我们首先就是要学会节省时间。
 


比如,要学会放弃一些看似有价值,却又不大可能完成的工作。上学的时候,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考试时如果碰上不会的题,不要死磕,先把会的做了,回过头来再琢磨不会的,不然时间就都浪费在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在工作中同样如此,就算一个大项目摆在你面前,你也要掂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接下来,如果不能,就别执着了,用这个时间去搞定一些小项目,你的收获会更大。
 

另外就是要爱拍时间给自己充电,让自己能做到事半功倍。“磨刀不误砍柴工”,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往往决定了你职位的高低。以前赚2万块需要4个月,在学习提高后,你赚2万块钱只要1个月,这也是节省了时间。
 

当你有了时间之后,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时间。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也许有的人觉得应该陪陪家人,有的人觉得应该出去旅游。这都没问题,但我想要强调一点,就是不要让自己千辛万苦省下来的时间空有其表,而是要用“心”去使用时间。陪伴家人,就认真的和他们聊聊天,在交谈中获得快乐;出去旅游,就用眼睛多看,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拿着相机狂拍一通。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会跟西方人打交道,我发现西方在对待时间上就很有自己的原则,该工作就认真工作,该放松就全心全意地放松,所以我总能看到他们精神饱满,工作时充满干劲。在时间管理的问题上,也许我们真该向西方人好好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