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松:个税改革,该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字
来源: 关键词:葛小松 个税改革 李克强 发布时间:03-07-2018

3月5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引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掌声甚至打断了总理的讲话,可以看出代表和委员们对个税改革的期待与支持。
 
我国目前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这一数字已经维持了7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现在中国占绝对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成为了个税的征收主体,3500元的起征点已经让个税变成了工薪所得税。过低的起征标准加大了低收入人群的压力,因此在经济发展向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确实有必要通过个税改革来调节收入差距。
 
现在起征点提到多少还不确定,各代表们也是有着不同的提议,比如董明珠建议是1万,全国工商联提出7000,而市场预期的数字是5000。其实不论是5000还是7000,实际意义都不大,因为提升个税起征点给工薪阶层省下的钱并不多。就按从3500升到5000来算,工薪阶层每个月能少交多少税呢?只有20元左右。这20元是个什么概念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在北京20元点外卖人家都不给你送。
 
那么是否个税改革就没有意义呢?当然不是。最近几年个税增长率很大程度上高于税收收入总体的增长率。去年,个税收入同比增长了18.6%,是增长最快的税种之一,高于税收收入10.7%的增长率,也高于当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的名义增长率。很明显,个税的收入越来越高,而这部分钱又大多来自低收入阶层,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今年两会上虽然提出了要提高个税起征点,但却并非个税改革的重点,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这说明政府已经注意到了,现在应把个税改革的方向向全面、综合的税收方向转变。
 
改革开放多年,中国人富起来了,同时贫富差距也在日益扩大。先富起来的人已经积累了原始的资本,他们甚至不需要出去工作,仅仅依靠财产收入就可以享受优质的生活。而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不仅要每天上班工作,所得收入还要缴纳个税。比如一个人每月工资5000,需要交个人所得税,而另外一个人因为之前收入高,买房置地,买债券,办理财,他已经不用上班了,但是每月的收入却比前者还高。类似这样的收入就很难被个人所得税调节,实际上也就造成了不公平,贫者愈贫,富者更富。
 
此外,到目前为止中国还在采用分类式税制,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税务制度,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都已经不再采用这种收费方式,而使用综合式税务制度。什么是分类式税制呢?简单来说就是对个人所得分类进行征收。假设我上班的工资是每月3000,我同时还会给杂志社投稿,稿费也是每月3000,合计我一个月收入6000,但是我的两项收入都没达到3500这个收税标准,所以我不用交税。而别人只打一份工,每月3500工资,他虽然每月合计的收入不如我高,却要交税,这也是不公平的地方。所以未来我们的税收制度必然会向着综合所得税或综合+分类所得税并举的方向发展。
 
 
现在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是提高了,但是花钱的地方也更多了,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大病医疗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很重的负担,因此这次李克强总理在个税改革问题上特别强调了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这意味着未来会综合考虑家庭财务负担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实现以个人为单位纳税向以家庭为单位纳税的转变。也就是说家庭财务的支出都将作为税收的考量,对于负担过重的独生子女来说,未来大部分的家庭支出都有望合理抵扣,这是最值得期待的。
 
如今国家开放二孩政策,甚至鼓励生育,但城镇父母不光要考虑能不能养得起,还要考虑能不能养得好,因此教育方面的支出占了家庭收入的一大部分,成为很多父母不敢生孩子的重要原因。前几天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治理违规的课外班补课,其实也是从侧面为家庭教育减负。而在税收制度上,也应实施对额外教育支出进一步免税和补贴的措施。
 
当前很多教育机构都在搞K12教育,我认为国家也可以考虑把幼儿教育列入义务教的范畴之内,这可以说是对中国人力资源的长期投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面临的少子化危机比其他国家都要严重,而我国的财政其实还可以承担这部分补贴费用。时间的流逝是不会停止的,如果错过这个时机,等到我们真的无人可用的时候,可没办法一下就变出几千万20岁的青年来。因此,现在提出针对家庭和子女教育的个税改革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其着眼点在于几十年后的中国。
 
总体来说,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相对减少低收入者的负担,在某种程度上平衡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合理征税,还能起到带动消费升级的作用,让消费刺激企业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我们看待此次个税改革,重点不仅应该放在工薪阶层每月多省了多少钱,而是当下和未来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经济数字上,也体现在国家的税务理念上,这才我们真正应该鼓掌喝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