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松:让实业资本在产业扶贫中发挥切实作用
来源: 关键词:葛小松 实业资本 产业扶贫 发布时间:11-21-2019

  一直以来,扶贫脱贫工作都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文件、会议中均有涉及。1986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在这之后扶贫工作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取得丰硕成果。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到2018年减少为1660万人,六年时间减少8000多万人,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真正实现了“大减贫”。
 
  随着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扶贫策略也迎来新的历史时期。为了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使贫困地区、贫困个体产生致富的内生机制,扶贫工作进入了以市场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扶贫阶段。
 
  如果了解了那些脱贫成功的地区会发现,当地企业的车间里总是灯火通明,库房里堆满了生产用的材料,一派繁忙景象。居民不用跑得太远就可以上班,既能顾家,又能赚钱,可谓是生产生活两不误。有的地区,居民靠着旅游景点的开发办起了民宿,旅游旺季接待的游客一波接一波,不比大酒店少。正是在这样的产业引领下,我国贫困县逐年减少,2013年我国贫困村有12.8万个,到2018年底只剩2.6万个;全国832个贫困县,2016年至2018年三年时间摘帽近一半,成果跃然纸上。
 
  产业扶贫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核心是以市场为指导,以需求为基础。这其中离不开党中央的扶贫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扶贫行动,同样也得益于实业资本市场起到的助推作用。企业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并非只是给钱,更多的是“授之以渔”。目前我国扶贫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兴办企业或开发当地资源,让贫困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直接通过产业造血脱贫致富;其二是传授技术,用科技为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使贫困户能够走上稳定的脱贫道路,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其三是教育扶贫,兴资助学,支持教育事业,有的地区贫困的原因在于人的眼界,而教育可以开拓人的视野,从而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产业扶贫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业资本能否对贫困地区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现如今,产业扶贫模式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因此对于产业扶贫的助力方式发生了调整。从地区到个体,产业扶贫变得更加精准,这对实业资本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扶贫阶段,投资企业应利用自身优势,在投资过程中做好风险管控工作。目前产业扶贫除了文旅产业,大部分集中在农林种养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附加值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扶贫机构和投资企业在这其中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需要制定周密的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方案。因此,应通过机制设计,健全融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投资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同时在前期规划中应尽量注重多元化和科技创新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及技术含量,避免产业低端和结构单一。
 
  此外,还应发挥实业资本的资源整合作用。在产业扶贫中,是否能够将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完全整合,决定了产业扶贫能否成功,而非简简单单地给钱了事。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在发展中依靠的是当地特色资源,比如旅游资源或农业资源。但相对的,贫困地区除特色资源之外,其它资源往往比较匮乏,而实业资本的整合作用可以使资源在不同地域间移动,让基于产业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不断扩展,从而让贫困地区也能对稀缺资源产生吸引效应。
 
  另一方面,投资企业往往拥有产业的上下游渠道,甚至包括宣传渠道,这就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扩大产业的链接能力,整合上下游,再通过宣传塑造品牌,迅速提升产业价值。此前,央企扶贫基金就积极探索了“基金+企业+产业链金融+农户/经销商”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带动资源整合,完善了整个产业链的布局。相比之下,有的企业给钱不手软,但是在提供渠道资源方面就不是那么上心了,这不利于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企业投资贫困地区,只要方向对,最后是一种双赢局面,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有一些企业,表面上打着扶贫的旗号,实际上却贪图政府的优惠政策,死命压低农民收入,这不仅不是扶贫,反而是帮倒忙。更有甚者跑马圈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自己赚的盆满钵满,却损害了农民利益。虽然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往往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汤,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让贫困地区走出穷山沟,面向市场,这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好事也要好好办,必须牢记“可持续”三个字。扶贫是一方帮助另一方,这中间是你情我愿,不是企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更不能靠作秀撑场面,所有的活动都应立足于“扶贫”二字。我们会发现那些脱贫成功的地方,投资企业和当地都形成了“共同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通过利益把企业和贫困群众联系起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能让双发产生共同的发展意愿,从而为地区脱贫贡献真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