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松:昔日的老大“两面针”为何风光不再
来源: 关键词:两面针 葛小松 资本 发布时间:10-26-2016
当我们在超市或者1号店上挑选琳琅满目的牙膏品牌时,是否还能想起曾经有个叫做“两面针”的国产牙膏品牌?“一口好牙,两面针”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和“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一样,带给人们时代的回忆。但也仅仅只有回忆而已,如今的两面针已经远离普通消费者的视线,只有在如家、七天等中低档酒店才能见到它的身影。

 

 

 

▋ 曾经辉煌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世界上第一支含有中药成分的牙膏,两面针诞生了。中药与牙膏的结合,为两面针奠定了未来十几年的竞争核心,同时也引领了国内中药牙膏的市场潮流。那个时候,牙膏市场还很单纯;那个时候,也没有遍地的外资来搅浑这汪水;那个时候,两面针还是连续十五年成为本土销量第一,并被誉为“国产牙膏第一品牌”的存在。有数据显示,2006是两面针销售方面最辉煌的一年,年销售额达到了3.12亿元。当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个数字的时候,却有一种莫名的凄凉,因为这个3亿元可能会成为两面针历史上的绝唱。

 

 

▋ 好景不长

巅峰过后,2007年两面针的销售额急转直下,迅速滑落至1.78亿元,从此以后一直到今天,两面针都没有缓过劲来,甚至一年不如一年。在衰落的过程中两面针也并非完全没有补救的举动,2013年时,两面针以每只59.9元的价格高调宣布了自己的回归,14年、15年通过定增筹集资金用于高端牙膏的研发,以及签约明星代言人,同时加大牙膏新品市场的铺货速度,提高了广告宣传和品牌营销的投入。但从销售额和市场反应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毕竟这个时候的牙膏市场已和十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 不务正业

其实,两面针有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只要自己不作,完全有可能在今天成为中国牙膏的领军品牌。但可惜的是,两面针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预见到牙膏市场高端化趋势,也没有对市场进行细分增强竞争力,最终在新一代消费成长起来之后,逐渐被遗忘。广告投入和产品创新是品牌持久活力的基础,光靠打鸡血解决不了品牌老化严重的问题。

 

两面针是靠中草药牙膏起家的,但业务不仅仅只有牙膏,还包括日化、造纸、精细化工、医药和房地产。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同样风光无限的健力宝,在销售蒸蒸日上的时候,李经纬多元化扩张,最终导致了资金断链,让健力宝深陷泥潭。时至今日这款曾经的国产运动饮料已成为了典型的失败案例,警醒着无数后来者。而两面针虽然没有健力宝这么夸张,但在业务方面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数据显示,两面针品牌的四大主营产品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1.7亿元、1.65亿元和1.73亿元,但是毛利率都普遍偏低,其中造纸产品毛利率还为负数,因为主营产品毛利率较低,最终也导致公司业绩表现不佳。

 

两面针如今的经营情况已十分艰难,但最难的是,你看不懂这家企业到底在做什么。

 

最近,两面针发布公告表示将借款3亿元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这笔钱是向柳州东通借的,期限12个月,年利率7.3%。当时两面针的抵押有3.77亿元,其实这个数额的抵押完全可以去银行借,能拿到利率更低的贷款。但两面针没这么做,明显是等不及银行的“慢钱”。可今年上半年两面针却在用大笔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我们都知道,理财是拿闲钱理,没有用救命钱理财的,两面针的做法明显是不差钱。这就有点矛盾了,到底是差钱还是不差钱?

 

有人分析说这次借钱是和最近要到期的短期融资券有关,但问题是,公司主营业务已经不济,此时继续加杠杆无异于饮鸩止渴,3亿元借款1年带来的约2190万元财务费用,将让公司承受更多压力。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公司在2016年继续亏损,则已连续亏损3年以上,将被*ST。

 

 

▋ 外资入侵

时至今日,中国的牙膏市场格局已发生了重大改变,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五大牙膏品牌高露洁、佳洁士、黑人、云南白药、中华占据着牙膏市场75%的份额。而这里边血统纯正的仅剩下云南白药一支,黑人牙膏是港资,佳洁士属于宝洁,高露洁是高露洁公司。中华牙膏呢?名字到是很正,可惜早已被联合丽华收购。至于两面针,从07年折戟沉沙开始,市场份额已由10%跌到了不足1%。除此之外,以前在电视上没少刷过脸的美加净和白玉牙膏等也已大不如前,早早地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

 

▋ 民族品牌的尴尬

两面针如今的情况,可以说只是许多过去辉煌的民族品牌的一个缩影,大宝、大白兔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如今也只剩下了回忆。那些继续发光发热的民族品牌,则是在外资进入后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模式才重新焕发活力。

 

作为投资者,我接触过很多民族品牌,有不少和两面针的情况相似,在品牌推广、管理模式、销售渠道上投入不足。我认为只有直面这些问题,有目的性的填补这些短板,才不会让更多的民族品牌陷入尴尬境地。我们现在总说嫁接互联网,这是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的。持续、专注,才能让企业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