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松:大宗商品暴涨,中国该喜还是该忧?
来源:华兴控股集团 关键词:葛小松 大宗商品 发布时间:03-11-2016
近期,黑色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一波以铁矿石带头的惊心动魄的上涨。海外媒体对此也发表了见解,称这次上涨是唐山要举行世界园艺博览会,要求当地钢厂4月到10月之间停产,在停产之前企业争相扩大产量,造成铁矿石紧缺,从而开始价格传导。同时,投机资本也推波助澜,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太过剧烈,很难用产业需求来解释,只能说有一部分资金左右了市场情绪。那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有利还是有弊?
 
从表象来看,商品涨价貌似可以抵御通缩风险。在我看来,对付通胀可以调高利率,对付通缩的手段则有限。通缩可怕,通胀很容易控制得住。对付通胀可以调高利率,对付通缩的手段则有限。这也是业内共识,大家经常举的例子是日本通缩带来的经济停滞,适度通胀会促进消费,对经济更有利。
 
可事实上,通缩是去产能的一个主要手段,通缩环境下企业要精简人员,精简开支提高效率,以维持盈利生存下去,竞争失败者则会被淘汰。
 
在PPI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世界都在维持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环境,是要让实体经济有更多的生存空间。中国同样如此,政府要求降低电价,就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有盈利才能生存下去。
 
曾有数据统计过,2015年中国进口石油和煤炭比2014年有所增加,但支出减少超过9000亿元,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减少的负担。
 
有人认为中国实行的新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带领中国走进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意味着赚钱的途径减少而通货膨胀还无可避免,所以有很多避险资金投入到房地产、投入到大宗原材料中。
 
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肯定不是政府所希望的,因为政府的政策是稳增长,希望经营困难的企业能够获得现金流,让今后的改革有更充裕的时间。
 
现在,中国的去产能还没有完成,产能过剩依然是事实,为中国经济体相配套的全球去产能也没有完成,仅仅是货币贬值的预期带来商品价格上涨注定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