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松:设立经济增速区间目标是为了寻找“最佳平衡点”
来源:华兴控股集团 关键词:葛小松 平衡点 增速 发布时间:03-09-2016
在之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预期目标:6.5%-7%。这一数值其实早已在预料之内,但政府用区间的形式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还是第一次。
 
此前,中国政府在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时,大都使用明确的点位数字,如需要为增速目标提供弹性,则加上“左右”一词。除了2000年至2002年未明确提出年度增速,以及2012年提出7.5%的点位目标外,17年间“左右”的表述方式使用了13次。
 
我认为,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区间目标符合经济规律,也更符合中国转型期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因为必须保证经济增长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呼应,还要考虑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设定区间目标有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结构性减速已是不争事实,如果继续明确设立增速区间,实现起来压力很大,而且一旦没有达到目标,将会打击改革信心,而区间目标相对而言更有弹性和可操作性。
 
去年,中国在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高基数上,保持了6.9%的中高速增长。如果与10年前对比,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10年前增长2.6个百分点。2015年中国以占全球约14%的GDP总量创造了占全球约25%的经济增量,可以说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目前中国面临着很多挑战,既有结构性改革引发的阵痛,又有大量低端的过剩产能等待集中消化,低成本要素和资源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供给侧改革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设定区间有助于让政府把精力从达成目标转向结构调整上,加强主观能动性。
 
那么为何把底线设在6.5?因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到2020年前中国经济增速必须保证在6.5%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不低于5.8%,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用区间代替具体预期数字目标,在今年地方两会期间就已经开始使用了。长江三角地区作为经济发展重镇,已经定下了经济增长区间目标;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东北地区在去年目标基础上,上浮0.5个百分点作为增长区间。
 
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过“区间调控”的创新调控方式,即根据经济发展潜力和当前实际状况,科学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在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的情况下,确保经济增长不滑出就业的“下限”,CPI不突破防通胀的“上限”。
 
在我看来,区间形式的增速目标表明中国正在保持合理增速与促进转型升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是希望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保证充足的就业机会的同时,加快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增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