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松:高校孕育中国经济未来30年的希望
来源:华兴控股集团 关键词:葛小松 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01-20-2016
中国人讲究开门红,但是新年伊始,国内和国际在经济上都出现了很大的震动,即便社交媒体上段子手们各种脑洞大开刷存在感,依然难掩对2016这个糟糕开局的失望情绪。在我看来,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困境一方面是去年问题的延续,另一方面,则是主观造成。都说2016年是转折之年,这一年将如何转折,又由谁来转折呢?
 
缺乏信心仍是最大问题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针对A股震动的事做过一个分析,A股之所以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信心不足,面对股市波动容易产生恐慌。
 
其实不是新年之后的这一震把才把大家震慌了,在2015年汇改,人民币中间价一次性贬值3%,央行出面说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但事实怎样呢?人民币还是单边连续性贬值。这样的汇率急剧波动,不仅摧毁了信心,同样摧毁了信任。
 
另一方面是缺乏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信心,2016年是转折年,这个转折能否成功,也是一个未知数。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有两架已经快撂挑子了。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使得基础建设投资减少,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缺乏新的出口,出现了大量的僵尸企业。之前作为中国GDP增长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也处于低迷状态。出口方面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丧失,无力再拉动中国经济。因此,中国是否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是大家最担心也最关注的问题。
 
供给侧改革是转型关键
投资、出口都不行了,剩下的希望就集中在消费上了,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促进消费为目的的供给侧改革,是非常有前景的。
 
在2015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即便不会很快依靠服务业使经济获得快速增长,但在深化改革的驱动下,经济发展的活力将会进一步提升,从而让消费和服务业替代投资和传统工业。
 
在信心和信任危机的双重压迫下,中国深化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因为如果今年的改革仍然无力,就会让市场信心消耗殆尽,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深化改革没有回头路。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税收制度改革,地方政府不能只靠转移支付,而需要更大的财政自主权,这样地方政府才有动力推动包括户籍改革在内的一系列要素市场改革。
 
除此之外,针对供给侧,还要进行简政放权,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把支持创业创新落到实处;之后是降成本,包括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贷款成本,降低企业的社保成本。还有就是把占用大量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些行业进行优化组合,解决产能过剩和库存问题,其中的首要对象就是钢铁、水泥、煤炭等。如果这些改革措施可以顺利实施,市场信心一定能回来。
 
高校孕育中国未来30年希望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曾经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设立奖学金,公益项目很多,为什么把目光投在高等院校?因为我认为中国的未来就在这些大学生身上。中国每年培养800万大学生,20年后加上新增的2亿大学生,中国劳动力供给中将有5亿是大学生。这将整体提高中国在各个方面的整体水平。水涨船高,当企业中都是有能力的大学生后,企业实力也会得到提升。而且懂技术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正好适应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的各个领域提供能量。
 
我们现在的改革,正在把低端制造业变成高端制造业,因为在未来,我们是不缺人才的。为了推动这一改革,我们也同样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也鼓励咱们在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这是我们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人口红利将再一次显现,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每年培养1000万大学生,这些就是中国未来的保障。
 
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大学生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新兴的中产阶级。如果这个目标顺利实现,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也就为时不远。反之,中国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2016是关键的一年,更是精彩的一年,与其自暴自弃,不如给中国一点信心,因为很多新的希望,将在你我的脚下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