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映之前,有关《复仇者联盟3》的各种新闻就开始刷屏,先是上海迪士尼粉丝见面会引发社会话题,之后影片上映前万达影院的“好意”提醒涉嫌歧视女性,再到现在警察抓捕灭霸的照片火遍全球,可以说《复联3》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影院里,它早已成为了一个世界性话题。 我虽然并非《复仇者联盟》系列的忠实粉丝,漫威之前的超级英雄电影也不是全都看过,但这次还是忍不住抽时间去电影院凑了回热闹。不得不说,《复联3》在影片整体结构、特效、演员表演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好莱坞一流的电影工业水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复联3》在中国能达到有效黄金场排片超90%的惊人排片量,因为片子确实好看。 总有人会拿国产电影和《复联》等进口大片对比,我认为这种比较意义不大。电影是艺术,艺术是文化的延伸,而文化的力量取决于经济实力。经济实力越强的国家,他的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力也就越大。不光电影如此,美国的快餐文化、音乐文化、汽车文化都很大程度上在影响着世界。另一方面,经济实力还决定着电影制作的投入,《复联3》的制片成本高达17亿人民币,试问在地球上有哪个国家的电影公司能砸这么多钱制作一部电影?因此我们的电影没人家好看,票房没人家高,用不着恨铁不成钢,硬实力摆在这里。但是通过对漫威系列电影的了解,我发现这里边也有一些是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的,不仅仅是电影的拍摄手法,还有其它一些东西。 电影必须用大牌演员? 今天的漫威风光无限,甚至超过...
上周五,无数影迷翘首以盼的《复仇者联盟3》终于在中国各大影院上映,到现在为止《复联3》国内票房已经达到14亿,漫威布局10年的这盘大棋终于迎来了一个高潮。而就在前不久,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恩宣布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废弃朝鲜北部核试验场。从2011年底金正恩接班以来,7年间朝鲜内外动荡不断,直至今日,朝鲜终于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步。就像《复联3》朝鲜7年的布局到现在才算是进入了高潮阶段。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中都会涌现大量投资机会,当年中国改革开放不仅带动经济急速飞涨,也造就了一批企业与个人,这里边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现在朝鲜改革开放,同样会带来投资机会。2014年时,世界投资大师、GIO华兴控股集团特别投资顾问吉姆·罗杰斯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看好朝鲜,愿意把所有钱都投到朝鲜,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现在看来大师的称号果然名副其实。 朝鲜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限于朝鲜的经济实力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一直以来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等方面都十分落后,它的装备水平仅相当于中国三四十年前的水平。这导致朝鲜虽有资源却无法开采,棉花、原油等长期依赖进口。 而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我们在机械制造业、电器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都有很强的竞争力。最重要的是,中国近几年推进一带一路,在支援国家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比朝鲜周边的日本和俄罗斯,中国还有着地理上的优势,因此在援...
最近马云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举行了一场座谈会,分享人生心得和成功经验。有人提问马云,阿里招聘的时候是否对学历有要求?马云回答:没有,完全没有。如果我们对学历有要求的话啊,我自己第一个就会被开除。但马云也表示,要求员工有上进心和学习能力。 在用人方面,我很同意马云的观点。很多时候在一个岗位上能否做好,和学历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让对的人从事适合他的工作。什么是对的人?根据岗位的不同,也许是开朗外向,也许是心思缜密,也许是专业技术过硬,但一定不是唯学历是举。 很多年轻人在刚走出校门时都因为学历的问题吃过闭门羹,有的用人单位只要985/211的学生,或者最低学历是研究生。还有所谓“四非大学”的说法,即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 我不否认,看重学历可以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因为两个应聘者摆在这里,都是刚毕业大学生,HR怎么判断谁更优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学历。但一些企业过分强调学历的做法已经趋于形式,新入职高学历员工的专业和安排他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高学历以及名校生成了企业炫耀的资本,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人才来说,都是一种浪费行为。 曹操在《求贤令》中曾提到: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其用人方略在当时确有过人之处:不念旧恶用张绣,各尽其才用任峻,选拔贤良用郭嘉,都体现了曹操在用人上不拘一格的特点。现代职场中,体现...
世界格局从二战之后就不断发生着变化,最开始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以苏联解体告终。之后很多年里美国一家独大,充当世界警察,同时也是全球金融与科技的领导者。时至今日,变成了中国与美国两强博弈,其他列强并存的局面。数据显示,在最近的10年里,世界经济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而美国经济增速与世界经济增速持平,其他国家有一些是拖后腿的存在。 对于中国的崛起,往往立场不同看法也不同。比如有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崛起是威胁,在他们的思维中,国家强大就一定就会侵害别国利益,这种事有先例,因为他们自己曾经就是这么干的。还有一些国家很喜欢中国,因为中国的崛起为他们带来了好处,帮助他们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 在国内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二三线城市崛起的准中产阶层,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所以他们爱看《战狼》、《红海行动》这种主旋律电影,对新政策抱支持态度。还有一些人,他们自认为没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相反成为了“受害者”,每天在网络上宣泄情绪,吐槽高房价、食品安全、贫富分化、法制不健全等等各种问题。可事实上,不管他们是否承认,所有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这里包括生活质量、民族自尊心等等。 有的人之所以有很大的负面情绪,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从中国崛起中捞到显而易见的好处。所谓大国崛起,必定是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基础的。美苏冷战时期,苏联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和美国硬抗,最...
从去年3月份开始,北京打响了中国房地产调控的第一枪,在一年时间里,北京先后发布了限购、限价、限商等30余项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北京出手后,其它房地产核心城市也开始跟进,有样学样,全国出现了之前不敢想象的楼市成交量萎缩现象。 走在住宅区里,你会发现那些穿西服打领带的房产销售人员少了很多,去年的金九银十本应是房地产销售旺季,但实际成交量却惨不忍睹。一时间有关房价下跌、房地产崩盘的言论漫天飞舞。但时至今日,这种悲观观点并未成真,相反中国房地产业已经开始趋于稳定和理性化,只不过这种趋势只是刚刚开始。从近日经济学家樊纲六个钱包理论引起争论就可以看出,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老百姓依然是谈房色变。那么在房地产调控一年多后,对于老百姓来说中国的楼市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比起买房,租房是否更加划算? 房价少涨,但供房更难 可以看出,在政府的一套组合拳下,房价虽然依然是在上涨,但相比2016年之前的幅度已经缩小,深圳的房价还有所下跌。说中国房价会全面下跌甚至崩盘是不可能的,因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基础,无论从需求还是政策上分析,像日本那样的房地产泡沫破裂都不会发生在中国。有人认为中国现在面临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战风险,经济有可能遭受沉重打击。要说贸易战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没影响是不现实的,但这个影响不会是致命打击,因为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去杠杆,并且一直强调“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还有大规模的限购政策...
最近这段时间有关医药行业的新闻可谓不少,先是媒体曝光了一批广告神药,紧接着网友又发现搜索引擎医药竞价排名居然死灰复燃。这些报道给中国医药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大大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可信度。 按理说医院和药企开的是店,赚的是钱,做营销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利用各种手段“开发病人”就说不过去了。近两年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家没事就上网查查东西,尤其身体感觉不舒服,去趟医院太费时间,干脆就上网查查。但从你在搜索引擎上敲下回车的那一刻,实际上就已经掉到了人家布好的“局”里。 众所周知,病患和医生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信息不对称,而在互联网上,这种不对称成为了一种营销的工具和手段。现在大数据正在风口上,医药行业的客服同样可以利用大数据快速掌握病患的情况,给访问的患者构建出一个智能画像,甚至系统还能提供合适的话术确保客服“对症下药”。我们登录网站和网站客服对话都会有一个误区,就是我不了解你,你也不了解我,其实这是错误的。你只要一点开这个网站客服就能看到你,他能通过IP知道你在哪,你使用什么设备上网,以及你是搜索什么关键词进来的。有了这些信息,客服人员就可以 有针对性地谈论你的病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电脑另一边是个高明的大夫,其实可能只是个对医药略知皮毛的普通人。 接触互联网时间长的人,对这些套路都比较了解,但在农村互联网和手机普及时间还不长,一些年龄大的人对此毫无防范之心,很容易就着...
日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兴发布了销售禁令,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向其出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及相关技术,原因是中兴通讯公司违反了与美国政府2017年达成的和解协议。 协议的具体内容是美国政府对伊朗、朝鲜、叙利亚、古巴等国家的技术制裁,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设备厂商,都不得向这些国家进行销售。可惜中兴违反了这一协议,这次美国对中兴实行禁售虽说正踩在两国贸易战的节骨眼上,但美国的惩罚有理有据,付出代价无可厚非。 7年的禁令对于中兴来说无异于致命打击,因为中兴的芯片、操作系统等都深度依赖美国进口,一旦美国断供,就会对中兴造成致命打击。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仰人鼻息”,我认为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平时我们用惯了外国芯,已经把这当做理所应当,似乎这些技术就属于我们的一部分,只要我们有钱,就能买到它。可偏偏世界上很多事情不光是钱的问题,如今人家断了你的空气,你就得憋死。 也正是因为缺乏这种忧患意识,在过去七年时间里我国的集成电路逆差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1277.4亿美元上升到了2016年的1657亿美元。即使到了2017年,这个趋势依然在扩大。 一方面,确实是我们技不如人,在集成电路制造上落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手机自主品牌发展太快,这就产生了巨大的芯片需求缺口,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依然要过芯片依赖进口的日子。 以前中国和日本因为钓鱼岛问题发生矛盾,网上有很多人主张不买日货,后来...
从开放二胎至今已经两年有余,很多人预期的生育潮没有出现,相反中国的生育率有了明显的走低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年选择了成为丁克一族。 为什么不生孩子了?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不管是生了的还是没生的,可能都会告诉你现在是“生的起养不起”。 可以看出,把一个孩子从小养大要花费50万元左右,这还只是粗略统计的基本费用。所以有人调侃,在中国每生一个孩子就失去了一次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很多人正是因为高昂的养育费从而放弃了为人父母的机会。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贫困人群照样生孩子,而且也养得挺好,为什么人家能生,你就不能生了呢? 这就涉及到了阶层维持。 资本主义初期,工厂对工人的职业技术要求不高,只要身体健全就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饰演的工人主要就是从事机械性的重复劳动。从事这种劳动的工人想要培养下一代同样身份的人只需要花很少的成本。 但是随着时代进步,一部分人转而从事脑力劳动或者成为技术工种,他们的收入可能比不上资本家,但是要高于普通工人。这一群人由于收入提高,对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除了温饱外,也开始在休闲娱乐上增加开支。另一方面,他们对下一代的要求也提高了,自己的孩子未来至少要和自己的阶层一样,甚至是超过自己,总不能一代不如一代吧。 也就是说,自己一方面要维持优越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还要用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来培养下一代,这笔费用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现在很多年轻...
曾几何时,创业者们一张嘴就是如何颠覆BAT,几年过去,创业者已不复当年之勇,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被阿里腾讯收购;曾几何时,BAT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三座大山,如今百度已去,三人行变成了二人转。 这年头想在互联网圈子里占有一席之地,后面就必须有个靠山,不是阿里,就是腾讯。这两家公司的阵营之广早已人尽皆知,就连平时在小圈子里不问世事的二次元宅们都知道b站背后有腾讯,a站后面有阿里。所以在a站关张的那几天,acer们才能够底气十足地说出“投资a站符合阿里对抗腾讯的战略”。显而易见,站队阿里还是腾讯不是选择问题,而是生存问题。这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必须思考的,如果你还没考虑,只能说明你对自己的项目完全没信心。 从2012年至今,BAT在全球范围内总共发生了174项并购交易,投资金额达到了1124亿美元,其中腾讯投的最多,达到了625亿美元。这个数据还是2017年的,到了现在肯定还有更大幅的增长。另据不完全统计,如今腾讯参股约有400家企业,阿里参股有近250家企业,其中除了游戏行业阿里参与较少外,基本上在所有行业的投资阿里和腾讯都有重叠,涉及的分类也是五花八门。 现在中国互联网生态的情况就是两强争霸,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要么站队,要么战死。而且这种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它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常态。 2018年第一季度,两个巨头之间的竞争更是到了白热化阶段,最近美团收购摩拜一事引发大众关注,因为就在不久前,阿里宣布收购饿了...
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经表决通过了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机构改革方案。部门的整合势必带来产业的调整,那么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又该如何相互促进?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问题作为从业者必须思考清楚。 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意义 首先,文化和旅游本身就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产业,文化是旅游的内涵,而旅游是文化的媒介。我们现在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以旅游为媒介,宣传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才能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其次,文化和旅游在行政上的结合,最直接的意义在于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形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有效管理,为我们过去单一的旅游产业赋予全新的文化底蕴。对于挖掘地方特色,实现地区平衡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旅产业对比传统旅游业的优势 传统旅游行业主要是凭借景观和历史资源吸引游客,依靠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和购物等方面的硬件设施来获取收入。所以我们以前出去旅游,主要就是游览景色,参观当地历史建筑,但是这种模式太过单调,每到一个地方游客就是拍照、购物,很容易审美疲劳。但是有文化的结合就不同,不同的文化可以让游客对景区有更深入的体验,文化还可以和景色、饮食、历史进行互动,让旅游变得立体。 比如GIO华兴控股集团近期投资的新疆福海景区,我们一方面是看中了乌伦古湖、银沙滩这类景点资源,但更重要...
<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6 >
葛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