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戏也即将上演。每到这时,出门在外之人最头疼的就是能不能买到回家的火车票。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18年春运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到3.89亿人次,比去年增长8.8%。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利益,尤其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有了用户就有了全部。尽管互联网公司不能造出火车来,但是他可以帮你抢票。 其实大部分涉及到抢票的APP,抢票都不是主业,而是一个额外的福利。目的是把原来线下的流量导入线上,给自己增加用户。比如携程、同程、美团等等,可以利用抢票服务增加用户黏性,实现平台的多功能性。而且还可以顺便推荐其它服务,比如汽车票、专车,以及酒店预订,有的甚至连年夜饭的信息都有了。这种模式里确实有点互联网思维的意思,但需要明确的是,所推荐的其它服务都是实的,而只有真正核心的“抢票”业务是虚的,因为平台本身不卖票,它只是提供一个辅助工具。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抢票软件是有偿服务,通过向用户提供加速包、快递、保险等业务,为公司带来收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都属于加价出售车票,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因为铁路部门从没有对这些平台授权过所谓的购票权,但是从法律和监管的角度来说,也没有明确的行为界限,那么这个所谓的抢票其实是存在于一个无人管理的境地。 但问题是,抢票表面上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但这种方便却是以牺牲公平和社会秩序为代价的。以前说到网上买票,有人认为对不会使用互联网的人来说太不公平。今天基本上...
从小父母老师就经常告诉我们,知识是无价的,但自从答题APP火起来后,我发现原来知识不仅有价,而且价钱还不少。随着王思聪高调喊出“我撒币,我乐意”的口号,“冲顶大会”APP一下进入了大众视野。其它APP也不甘落后,芝士超人、西瓜视频等等纷纷携巨款入局,掀起了一阵在线答题的热潮。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新的赚流量模式打着“知识”的旗号,尽管奖金不少,但铜臭味却不是那么明显,甚至还有了点寓教于乐的味道。 说是新模式,实际上这样的玩法也不新鲜。早几年的时候,央视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火遍全国。观众不仅享受着公布答案时的紧张刺激,也和身边的朋友、家人一起检验着自己的知识量。 现在细想之下,央视这两档答题节目的设置还是挺有讲究的,题目不是太偏,而且循序渐进,就算答不上来也不会怪节目组乱出题。如果电视里的答题嘉宾回答上问题了,你也会觉得这在情理之中。但是相比之下,现在的答题APP就没这么精致了,而它之所以火爆,主要靠的是人们对获得金钱的欲望,以及通过获得更多的钱来证明自己比别人知识丰富。 可真的是答得多就代表知识丰富吗?我觉得也不尽然。因为答题APP的各种问题五花八门,问题与问题之间毫无联系,这就让回答问题变成了撞大运,赶上自己知道的就能答出来,和一个人的学历甚至是社会经历关系不大。就像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的主人公一样,他能答出那些问题更多是运气,碰上了问的都是自己知道的事。 即使是这样,无...
进入到2018年,“区块链”一词引爆网络,风头甚至超过了去年被说得最多的人工智能,让人们不禁感叹时代变化太快,上一个风口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下一个风口就来了。 区块链不是什么新词儿,早在2015年区块链概念就已经开始崛起,全球金融机构和区块链之间的新闻不断,甚至还在上海举办了全球首届区块链峰会。到了去年9月,区块链再次掀起热潮,而不久前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内部群鼓励拥抱区块链的截图广为传播,徐小平的“区块链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把区块链这一概念真正推上了全民参与的高潮。 虽然区块链很早就已经出现,也有投资人关注,但彼时区块链还处在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风口交替的阶段,区块链技术不能向互联网和AI那样给投资人很直观的感受,除了比特币之外也没有一个现象级的应用。但现在不同了,徐小平作为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他的言论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代表了趋势。一时间各种解读区块链的文章遍布互联网,写得还都很有意思,像什么2分钟看懂区块链、区块链与裸照、区块链与菜市场,这些文章把很复杂的技术问题通过比喻的方式说清楚了,大大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 区块链的火爆不是我们自嗨“炒”起来的,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8年挑战”中就表示,将深入研究加密技术和加密货币,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Facebook服务中。这里的加密货币就是区块链技术的底层应用。国际资本大鳄索罗斯也花费7000万投资了区块链“养猫”。 索罗斯想...
昨天晚上,新华社“新华视点”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说,未来“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相信大家看到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房价是不是又要降了?” 姜大明的原话是这样的:“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除此以外,姜大明还谈到了我国宅基地正在探索“三权分置”的新路径。他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姜大明的两段话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全、使用权分离。其中的重点是使用权,使用权独立后意味着农村宅基地可以真正进入住宅用地市场了。另外一方面,非房地产企业可以用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政府不再是住宅用地的唯一供应者意味着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企业、个人在上面建设住宅。但是这个住宅不能卖,只能租。也就是“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不过说是入市,但想要完全自由买卖是不可能的。姜大明也强调了,不会让城里...
昨天很多营销号都转发了一篇题为《禁售华为?今天,中国沸腾了!》的文章。一般来说我是很反感这种微信体的标题的,中国得有多水深火热才能没事老沸腾?何况这标题起得本身就别扭,禁售华为有什么可沸腾的? 奈何转载的公众号很多,受不住好奇心驱使我就点进去看了看。其实正文里的大部分内容说的还是没错的,华为与美国移动运营商AT&T的合作确实受阻,但所谓的禁售华为是不存在的。相反,HUAWEI Mate 10已经成功举办了发布会,正式进入美国场。邀请的形象代言人还是近期大热的“神奇女侠”盖尔·加朵。 不过运营商合作方 AT&T 突然取消合作协议,并取消了在美销售华为手机的计划依然给华为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因为美国市场上90%的手机都是通过运营商渠道销售出去的,失去了运营商的支持意味着华为手机在美国的销售会举步维艰。 中国企业在美国发展受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华为确实算得上最惨的一个,从2008年联合贝恩资本收购3Com公司遭到美国CFIUS阻止之后,华为在美国可谓是处处碰壁,大部分原因都是“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安全”。 无独有偶,就在前两天,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收购美国汇款支付企业速汇金,也是就差临门一脚,没有通过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批准,被迫中止。之前马云和特朗普握手又怎么样,事儿上见照样翻脸不认人。美国给出的理由是,蚂蚁的收购有可能会威胁美国公民数据的安全性。事实上,蚂蚁金服已经在交易中做了充分承诺,速汇金的数据基础设施将保...
凡是涉及到餐桌上的事,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这几天因为河间驴肉造假的新闻,再一次把食品安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驴肉自古就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称,随着外卖业的发展,很多原来不常见的小吃现在也可以轻易吃到,其中就包括各种打着河间招牌的驴肉火烧。驴肉色泽鲜嫩,口感香而不柴,按理说不太好伪造。但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骡子肉、马肉甚至猪肉,加上驴肉香精以及其它添加剂熬煮,还真能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也是难为了造假的人,有这手艺干点什么不好。 其实驴肉造假这个事如果从市场角度分析,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本没有这么多驴用来吃。你听说过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你听过养驴场么?到不是完全没有,但很少。 在古代,驴是重要的劳动生产工具,人们很少会为了吃驴肉而养驴杀驴,市面上的驴肉大多数来自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死驴。河间驴肉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地方特色美食并不奇怪,它只是一个很小区域的品牌,你要想吃河间驴肉就得到河间去,别的地方没有,因为这个“驴量”不足以覆盖全国,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如此。 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驴肉好吃,有经济价值,为什么不大规模饲养?我告诉你,驴肉在驴身上根本算不上有价值,最值钱的是驴皮,一张皮好几千,紧缺的时候上万都有人要。但即使是这样依然没人愿意养驴,因为驴的养殖成本太高,一头驴8个月到12个月才能配种,配种成功还得等12个月以后才能生小驴。这一套下来...
进入2018年后,一股浮躁的气息伴随着寒风吹遍了大街小巷。先是成功企业家“雪地陈情”事件发酵,随后又出了00后狂怼成年人,以及涉嫌教唆吸毒的某嘻哈歌手被各大官媒集火批评的事件。 相比“雪地陈情”这种成年人的问题,我认为后两个事件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事件的核心人物是未成年人和青年人,他们本应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此时却在媒体和粉丝的鼓动下,成了供人消遣的对象。 最开始看到00后CEO怼成年人的视频时,我只是觉得年轻人太早参加这种节目不好,应该在年轻时多学习,逐渐接触社会。而且我也比较同意网上对这件事的评论,那就是不必太放在心上。成年人没必要为了这一两句话妄自菲薄,毕竟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所处环境不一样,所谓平淡是福,对于很多人来说,玩着《王者荣耀》,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是很幸福的。 但事情发生没几天,就有媒体曝出这一切都是节目组安排的,包括这位00后CEO的各种言论,都是别人教着说的。即使早已习惯了反转和让新闻飞一会,节目组的做法还是把我恶心到了,因为这次被拿来消费的对象是未成年人。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娱乐一番的,在节目的编导眼里,00后CEO这个噱头还不够,毕竟在喻言之前还有余佳文,还有李昕泽,哪个都是语出惊人。所以喻言这期节目要想获得关注,必须得有更能直刺人心的言论。于是,那些玩着《王者荣耀》的被标签化群体就成了攻击的目标。 在这场消费的盛宴中,00后CEO、吃瓜群众,都是被消费的...
每到年初,看到最多的词就是“开局”、“转折”、“新常态”,2018年也不例外。但与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的“转折”水分很少。在十九大后,整个中国的重点任务就是落实经济发展战略,与此相关的都要逐一提上日程,与此无关的全部靠边站。 变化来得太突然,总会让人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不知道当务之急该干些什么。尤其现在在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企业正在变成国家企业,甚至是世界企业。这时到了2018,又迎来了新时代,我们就必须想得更多,更远。 在2018年,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如何进退。一进,一退,都是有讲究的。比如这个退,就是要退出房地产业。 2017年是中国房地产跌下神坛的一年,在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防范房地产带来的金融泡沫风险。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业的调整和改革还将继续,不仅是从政策方面入手,在金融领域未来也会加大监管力度。 这点恐怕不用过多分析,各种数据和现实早已一目了然。那么不做房地产业,资本应该把什么作为投资的方向? 第一个就是战略新兴产业。例如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有人可能觉得它们不算新兴产业了,但实际上这些产业从被提出到今天还没有经过多少年,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还属于成长阶段。 这些都是国家鼓励的产业,如果踩在这个点上,就是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要。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智能汽车,这不仅是能源革命,同时也是信息的革命。现在大家用4G,最多的是拿来上网,...
12月31日,当我们在忙着跨年、忙着晒自己18岁照片的时候,一个企业家却站在雪地里,声嘶力竭地控诉着他在东北黑龙江的遭遇。 这个人就是毛振华,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是92派下海的成功企业,也是中诚信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毛振华“雪地陈情”的视频成了2018年开年的第一个热点事件,不仅引起媒体高度关注,业内大佬也纷纷战队,力挺毛振华。 说到东北,这几年的情况有目共睹。在2015年各省份繁的GDP增速中,黑吉辽三省在排行榜上占据倒数第一、第三、第四。2016年,东北的经济大省辽宁竟以负2.4%的GDP增长速度居全国倒数第一。经济表现差,可能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但是在东北的情况却更多的是“人祸”,比如企业财务造假、政府政策不透明、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有的项目审批下来要盖200多个章,也不知道一张纸能不能放得下。 现在毛振华把这件事闹大了,各方焦点都对准亚布力这个地方,反倒能以小见大,看清楚东北的一些问题。 亚布力事件上,其实双方都在为各自争取利益,管委会的后台是政府,他们是希望把整个亚布力地区打造成高品质的滑雪度假区。这个方向没错,品质高才更容易培养品牌,有了品牌也才会有更多的利润。但是亚布力这个地方很复杂,有很多的度假企业,这里边又数阳光度假区实力最强,品质最优。管委会想要发展亚布力,必须搞联盟,形成一个亚布力大品牌才能带动整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可问题是阳光度假区实力强,如果搞联合肯定要吃亏,于是...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门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摄像头时刻对着他,把他的一举一动直播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最后,楚门发现了这场人生的骗局,并最终逃了出来。他登上那道空中台阶的镜头,也成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一幕。 《楚门的世界》在1998年上映时,互联网还不发达,大街上也没那么多摄像头。所以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楚门的世界仅仅存在于电影中。而过了将近二十年,摄像头已无处不在,并且可以实时观看。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可能早已成了“电影”中的主角。 数据显示,我国家用摄像头目前保有量为将近5000万,这还不算扫地机器人、电脑、冰箱等家电上自带的摄像头。包括我现在在笔记本电脑上打字,也正对着一个摄像头。摄像头的普及,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我们可以利用摄像头和远方的亲朋打视频电话,在公司开视频会议,平常不在家,还能用手机看看家里宠物是不是有好好吃饭。而那些遍布大街小巷、商店、汽车上的摄像头,也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但如今,本应给我们提供便利和安全的摄像头,却成了一部分人偷窥他人隐私、谋取非法利益的工具。 目前,摄像头的威胁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不法分子通过破解IP地址,实现对摄像头的远程操控;另一方面则来自企业的有意为之。 据媒体报道,在淘宝上就可以轻易地买到摄像头的破解软件,有卖家两分钟就能破解一个摄像头,之后就可以随时监控使用者的一举一动。不仅如此,一些人还把拍到的...
<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5 >
葛小松

葛小松,实业家、投资家、慈善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以“不忘初心,产业报国”为座右铭。长期进行实业投资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业观点。在农业、文旅、能源、生物医疗等行业具有影响力和驾驭力,成功主导数十个实业投资项目。担任贵州金尘茶茶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北京多彩黔茶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兼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校友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董事会董事。著有《资本大格局》、《现代金融投资者保护》两部著作。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志愿者职务,制定并实施了革命老区幼儿园帮扶计划,在北京大学以个人名义设立奖学金,在中国政法大学设立“华兴教学杰出贡献奖”。分别荣获人民网颁发的“第十一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人物”奖、北京大学颁发的“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校友”称号。